剪力墙的计算包括暗梁、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TOC]
**操作步骤**
在“钢筋”选项卡下,选择“计算设置”➤“计算设置”,在“计算规则”下面,点击“剪力墙”选项。
## (一)水平筋的计算:
### 1、**长度计算:**
水平筋计算=净长+弯折-保护层
根据16G101图集详图,剪力墙水平筋弯折分为端部无暗柱、端部有暗柱、端部有L型暗柱、转角墙、端柱转角墙、端柱翼墙等几种不同形式,根据以上不同情况,计算剪力墙水平筋弯折长度。
1、一字型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端部做法:见16G101-1第71页:水平钢筋伸至暗柱端部弯折10\*d

**操作步骤**
一字型端部有暗柱时水平筋端部“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24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2、转角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1页。

**操作步骤**
转角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18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3、翼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操作步骤**
翼墙(有柱)水平钢筋“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15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翼墙(无柱)水平钢筋“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17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4、有端柱的墙水平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操作步骤**
有端柱的墙水平钢筋“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25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 2、**根数计算:**
根数=(ceil(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当梁(框架梁、连梁、暗梁、边框梁)属性中输入了侧面钢筋时,也需要扣减。
根据图集要求,起步距离:见16G101-3第64页,图集规定为50mm。

**操作步骤**
水平钢筋根数➤“计算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21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 (二)垂直筋的计算:
### 1、 **长度计算:**
#### 1)**基础层:**
插筋长度=露出长度(见计算设置\[第17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15项\])
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
**操作步骤**
露出长度➤“计算设置”页签下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17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按楼层设置计算或者按输入计算。

基础插筋表达式➤“计算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15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基础插筋构造设置,“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6项、第7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 2)**中间层:**
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
根据16G平法图集16G101-1第73页。

**操作步骤**
露出长度➤“计算设置”页签下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16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按楼层设置计算或者按输入计算。

垂直钢筋根数➤“计算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22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 3)**顶层:**
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
根据16G平法图集,见16G101-1第74页

**操作步骤**
垂直钢筋根数➤“计算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22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垂直钢筋构造设置,“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13项,第14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 2、**根数计算:**
根数=(ceil(净长-2\*起步)/间距)+1,扣洞口。
根据16G平法图集16G101-1第73页。

**操作步骤**
基础插筋表达式➤“计算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22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 (三)拉筋的计算:
### 1、**长度计算:**
**墙身范围内**
拉筋长度=bw(墙厚)-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
**操作步骤**
墙体拉筋根数➤“计算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23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拉筋构造设置,“计算设置”➤在“节点设置”页签下选择“剪力墙”,设置第33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点。


### 2、**根数计算:**
1)计算拉筋应扣除连梁、洞口范围;
2)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输入了拉筋时,则需要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
3)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没有输入拉筋时,则不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同时边框梁范围的拉筋长度应根据边框梁的截面宽度进行计算;
4)计算拉筋数量时,还需要根据节点设置中拉筋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计算;
5)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和墙身部分分开计算。
6)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排数(取计算设置第17、18项)\*(墙净长/水平间距)
### 3、**拉筋双向布置计算方法:**
1)N=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
2)拉筋面积=S1\*S2
### 4、**拉筋梅花布置计算方法:**
1)N=2\*\[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
## (四)保护层距离的计算
根据16G平法图集16G101-3第57页。

### 1、**水平筋在端头柱边保护层距离**

设置值:70(默认)
备注:
### 2、**转角处外侧水平筋端头保护层**

设置值:15(默认)
备注:
### 3、**垂直筋底部插筋弯锚端头保护层距离**

设置值:70(默认)
备注:
### 4、**垂直筋顶部弯锚时端头保护层距离**

设置值:70(默认)
备注:
### 5、**墙身拉筋的外皮保护层厚度**

设置值:10(默认)
备注:
*****
## 公共设置项
### 1、**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

设置值:
1. ≤25%
2. 50%(默认)
3. 100%
提示信息:提供三种选择,修改此项会影响钢筋的搭接长度。来源16G101-1第61页,GB 50010-2010第8.4.3条,GB 50204-2015第5.4.7条2款。
如图:
### 2、**暗梁**/**边框梁拉筋配置**

提示信息:16G101-1第78页关于“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的说明,如下图所示。

说明:根据梁高度不同,配置不同规格的拉筋。
影响范围:影响梁属性中拉筋的默认值。
### 3、**暗梁**/**边框梁箍筋及拉筋弯勾角度**

设置值:
1、90°
2、135°(默认)
3、180°
来源:施工工艺不同
影响范围:弯勾角度不同,按外边线计算时,箍筋及拉筋长度不同。
如图

## (二)暗梁
### 1、**暗梁**/**边框梁在中间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一些需要布置,一些不需要布置。
说明:暗梁/边框梁与暗柱相交位置,设置是否需要计算箍筋,选择为“是”,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选择为“否”,不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
影响范围:影响着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
### 2、**暗梁**/**边框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

根数计算方式,共有六种:
1、四舍五入+1
2、向上取整+1(默认)
3、向下取整+1
4、四舍五入
5、向上取整
6、向下取整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计算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影响:影响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的计算。
### 3、**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

设置两种间距选项:
1、同连梁箍筋间距(默认)
2、同边框梁箍筋间距
来源:16G101-1第79页,如图。

说明:图集规定为边框梁与连梁或暗梁重叠时的配筋构造,箍筋间距同连梁箍筋间距,但是实际工程中也有设计为同边框梁箍筋间距的,所以提供该设置。
影响范围:影响与连梁重叠布置的边框连箍筋根数的计算。
### 4、**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距暗梁/边框梁的距离**

设置值:s/2
说明:存在有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满足不同需要。
影响范围:当侧面纵筋按间距输入时有效,影响暗梁/边框梁的侧面钢筋根数计算。
### 5、**暗梁、边框梁箍筋起步距离**

设置值:50(默认)
说明:存在有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输入修改,满足不同需要。
影响范围:当侧面纵筋按间距输入时有效,影响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
## (三)剪力墙
### 1、**水平钢筋错开距离**

设置功能按钮,按规范计算(默认):
1、绑扎
2、焊接或机械链接
如图

来源:GB50204-2002中5.4.5和5.4.6条规定
说明:具体数值或数值*d(d为纵筋直径)或数值*lie(lie为搭接长度)或数值*la(la为锚固长度)
### 2、 **起始水平分布钢筋距楼面的距离**

设置值:50(默认)

来源:16G101-3第64页、图集18G901-1中第50页中有说明。
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钢筋的根数计算。
### 3、**起始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边的距离**

设置值:s-bhc(默认计算公式)
备注:
来源:18G901-1第3-7页。
如图

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
影响范围: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根数计算。
### 4、**剪力墙纵筋露出长度**

设置功能按钮,按规范计算(默认):
1、绑扎
2、焊接或机械链接
来源:16G101-1第73页,如图:

说明:剪力墙中间层的垂直筋计算公式一般为: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平法规定,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露出长度不同。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长度计算。
### 5、**剪力墙基础插筋弯折长度**

设置功能按钮,按规范计算(默认):
1、hj>=LaE
2、hj<LaE
如图:

来源:16G101-3第64页,如图。

说明:平法规定,根据基础厚度的不同,墙插筋在基础层的弯折长度不同。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基础插筋长度的计算。
### 6、**剪力墙纵筋错开距离设置**

设置功能按钮,按规范计算(默认):
1、绑扎
2、焊接
3、机械连接
如图:

来源:16G101-1第73页,如图

说明:平法规定,依据不同的连接形式,错开距离不同,其中绑扎的错开距离设置适用于剪力墙垂直筋选择按错开百分率计算时。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长度计算。
### 7、**墙在基础锚固区左侧水平分布钢筋排数**

设置值:间距500(默认)
1、按指定根数排布
2、按指定间距排布
如图:

备注:
来源:16G101-3第64页,如图。

说明:墙在基础内的水平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2根。
影响范围:剪力墙基础内水平筋根数。
### 8、**墙在基础锚固区右侧水平分布钢筋排数**

设置值:间距500(默认)
1、按指定根数排布
2、按指定间距排布
如图:

备注:
来源:16G101-3第64页,如图。

说明:墙在基础内的水平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2根。
影响范围:剪力墙基础内水平筋根数。
### 9、**暗梁**/**边框梁**/**梁纵筋与水平钢筋的距离在数值范围内不计算水平钢筋**

设置值:s/2(默认)。
备注: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用来控制剪力墙钢筋相对于暗梁/边框梁/梁纵筋的起步。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根数。
### 10、**水平钢筋根数计算方式**

根数计算方式,共有六种:
1、四舍五入+1
2、向上取整+1(默认)
3、向下取整+1
4、四舍五入
5、向上取整
6、向下取整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计算水平钢筋根数时,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影响:影响水平钢筋根数的计算。
### 11、**垂直钢筋根数计算方式**

根数计算方式,共有六种:
1、四舍五入+1
2、向上取整+1(默认)
3、向下取整+1
4、四舍五入
5、向上取整
6、向下取整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计算垂直钢筋根数时,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影响:影响垂直钢筋根数的计算。
### 12、**墙体拉筋根数计算方式**

根数计算方式,共有六种:
1、四舍五入+1
2、向上取整+1(默认)
3、向下取整+1
4、四舍五入
5、向上取整
6、向下取整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计算拉筋根数时,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影响:影响拉筋根数的计算。
### 13、**三、四级抗震及非抗震时竖向一级钢筋的端部做法**

设置选项:
1、180度弯钩(默认)
2、5*d直钩
如图:

来源:根据平法图集03G101-1第48页中的规定,如图。

说明:软件提供了“5d直钩”和“180度弯钩”供用户选择。当选择为“5d”直钩时,弯钩长度为5d,当选择为“180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6.25d。
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
### 14、**顶层墙身垂直筋锚固计算起点**

设置选项:
1、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默认)
2、从梁底开始计算锚固
备注:
来源:根据平法图集16G101-1第74页中的规定,如图。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和“从梁底开始计算锚固”。处理当前位置同时存在梁和板构件的情况。此项设置仅针对中间变截面及顶层锚固节点1有效。
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
### 15、**端柱满足直锚时,水平筋伸入端柱内的长度**

设置选项:
1、伸至对边(默认)
2、lae
3、labe
如图:

来源:常见做法。
说明:提供三种选择,“lae”、“labe”和“伸至对边”。此设置仅针对【水平钢筋丁字端柱节点】节点一、节点二以及【水平钢筋拐角端柱内侧节点】节点一、节点二有效。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
### 16、**洞口加强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设置值:lae(默认)
备注:
来源:16G101-1第83页。

说明: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或者数值\*lae。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洞口加筋长度。
### 17、**拐角墙中间层水平筋计算方式**

设置选项:
1、同墙内侧水平筋(默认)
2、同墙外侧水平筋
如图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同墙内侧水平筋”和“同墙外侧水平筋”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间层水平筋长度。
### 18、**墙身钢筋搭接长度**

设置选项:
1、按平法图集计算(默认)
2、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
如图: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和“按平法图集计算”。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时,搭接长度为lle,错开距离为0.3lle。按平法计算时,搭接长度为1.2lae,错开距离为500。
来源:前者按照规范计算。后者参见16G101-1第73页,如图。

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
### 19、**一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带弯勾**

设置选项
1、是(默认)
2、否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一级钢筋长度。
### 20、**剪力墙与集水坑坑口相交处剪力墙水平筋是否计算**

设置选项
1、是(默认)
2、否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和根数。
### 21、**剪力墙钢筋同间距隔一布一布置时,间距表示**

设置选项
1、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默认)
2、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选择“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0实际间距为200;选择“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2实际间距为200。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钢筋长度和根数。
### 22、**剪力墙拉筋弯钩构造**

设置按规范计算:默认
1、d<=10、“一端135度弯钩”
2、d>10、“两端135度弯钩”
备注:

来源:16G101-1第62页,如图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两端135度弯钩”和“一端135度弯钩,一端90度弯钩”。
影响范围:剪力墙拉筋长度。
### 23、**剪力墙遇预制墙弯钩连接时的弯钩角度**

设置值:
1、90°
2、135°(默认)
3、180°
来源:图集15G310-2di 24/25页
影响范围:弯勾角度不同,按外边线计算时,箍筋及拉筋长度不同。
### 24、**剪力墙纵筋深入预支墙构造**

设置选项:不全部伸入
### 25、**水平筋再端头柱边保护层距离**

设置值:70(默认)
备注:
### 26、**转角处外侧水平筋端头保护层**

设置值:15(默认)
备注:
### 27、**垂直筋底部插筋弯锚端头保护层距离**

设置值:70(默认)
备注:
### 28、**垂直筋顶部弯锚时端头保护层距离**

设置值:70(默认)
备注:
### 29、**墙身拉筋的外皮保护层厚度**

设置值:10(默认)
备注:
~~~~~~~~~~~~~~~~~~~~~~~~~~~~~~~~~~~~~~~~~~~~~~~~~~~~~~~~~~~~~~~~~~~~~~~~~~~~~~~~~~~~~~~~
- BIMMAKE主页
- 软件概览
- 下载安装
- 更新说明
- 历史更新说明
- BIMMAKE2022V1.1更新说明
- BIMMAKE1.7更新说明
- BIMMAKE1.6更新说明
- BIMMAKE1.5更新说明
- BIMMAKE1.4更新说明
- BIMMAKE1.3更新说明
- BIMMAKE1.2更新说明
- 界面介绍
- 欢迎界面
- 项目浏览器
- 显示/拾取过滤
- 构件管理
- 属性面板
- 构件隐藏操作
- 基础操作
- 登录软件
- 新建项目
- 打开项目
- 保存项目
- 视图操作
- 选择操作
- 族搜索
- 搜索项目族库
- 搜索云构件库
- 本地载入构件、全部折叠、全部展开
- 族类型
- 切换构件类型
- 新建构件类型
- 修改构件类型
- 创建族实例
- 修改实例参数
- 绘制方式
- 直线
- 矩形
- 圆弧
- 拾取线
- 通用工具
- 修改
- 移动
- 复制
- 旋转
- 修角
- 打断
- 扣减
- 偏移
- 对齐
- 延伸
- 阵列
- 环阵
- 镜像
- 删除
- 测量长度
- 测量角度
- 管理
- 项目信息
- 对象样式
- 注释样式
- 线样式
- 文字样式管理
- 族管理
- 捕捉设置
- 快捷键
- 线型设置
- 系统设置
- 清理设置
- 推荐配置
- 案例文件
- 初学者快速入门
- 启动新项目
- 导入导出
- 算量GTJ模型变BIMMAKE模型
- BIMMAKE模型变Revit模型
- 算量GTJ模型变Revit模型
- 算量GCL模型变为Revit模型
- Revit项目变为BIMMAKE模型
- Revit的族如何导入BIMMAKE中
- BIMMAKE的族如何导入到Revit中
- Revit族文件版本降级
- 其他格式转换(3DS\BIM5D\CAD\BIMFACE等)
- CAD识别
- 土建建模
- 钢筋算量
- 钢筋设计
- 地形场地
- 施工场布
- 场布助手
- 二次结构
- 配模设计
- 施工算量
- 可视化渲染
- 族搜索
- 族设计
- 导入导出
- 导入GCL
- 导入GTJ(导入GFC土建)
- 导入GTJ钢筋
- 导入GTJ流程
- 支持的构件范围
- 导入IFC
- 导入Revit
- 导入CAD
- 导入PDF
- 导入SKP
- 导入OBJ
- 放置贴图
- 链接模型
- 批量添加族参数
- 清理图纸
- 导出Revit
- 导出CAD/DXF
- 导出IGMS
- 导出GFC
- 导出3DS
- 导出图像
- 导出XML
- 上传BIMFACE
- CAD识别
- 图纸管理
- 添加图纸、插入图纸
- 分割图纸
- 定位图纸
- 删除图纸
- 图纸锁定和解锁
- CAD通用操作
- 设置比例
- 查找替换
- 还原CAD
- 补画CAD线
- 按图层选择
- 按颜色选择
- CAD识别选项
- 识别楼层表
- 楼层设置
- 识别楼层表
- 钢筋设置
- 识别轴网
- 提取轴线
- 提取轴网标注
- 自动识别轴网
- 选择识别轴网
- 识别辅轴
- 识别柱大样
- 提取柱大样边线
- 提取柱大样标注
- 提取柱大样钢筋线
- 自动识别柱大样
- 框选识别柱大样
- 点选识别柱大样
- 校核柱大样
- 识别柱
- 识别柱表
- 提取柱边线
- 提取柱标注
- 自动识别柱
- 框选识别柱
- 点选识别柱
- 按名称识别柱
- 校核柱图元
- 生成柱边线
- 自动生成柱边线
- 填充识别柱
- 识别墙
- 识别剪力墙表
- 识别剪力墙边线
- 提取墙标识
- 提取门窗线
- 识别剪力墙
- 识别门窗洞
- 识别门窗表
- 提取门窗洞标识
- 点选识别门窗洞
- 自动识别门窗洞
- 框选识别门窗洞
- 识别梁
- 识别梁构件
- 提取梁边线
- 自动提取梁标注
- 提取集中标注
- 提取原位标注
- 点选识别梁
- 自动识别梁
- 框选识别梁
- 校核梁图元
- 编辑支座
- 自动识别原位标注
- 框选识别原位标注
- 单构件识别原位标注
- 点选识别原位标注
- 识别吊筋
- 生成侧面筋
- 生成架立筋
- 生成/查改/删除吊筋
- 识别连梁
- 识别连梁表
- 识别连梁构件
- 识别板
- 提取板标识
- 提取板洞线
- 自动识别板
- 识别板受力筋
- 提取板筋线
- 提取板筋标注
- 点选识别受力筋
- 自动识别板筋
- 板筋校核图元
- 识别板负筋
- 提取板负筋线
- 提取板负筋标注
- 点选识别负筋
- 识别基础梁
- 识别筏板主筋
- 识别筏板负筋
- 识别独立基础
- 识别独立基础边线
- 提取独基标识
- 自动识别独基
- 点选识别独基
- 调整钢筋方向
- 识别桩承台/桩
- 提取承台边线
- 提取承台标识
- 自动识别桩承台
- 调整承台钢筋方向
- 编辑承台加强筋
- 载至项目
- 项目设置
- 项目信息
- 标高楼层
- 标高
- 楼层管理
- 轴网
- 施工段
- 绘制施工段
- 施工段专业和顺序
- 复制为其他专业
- 按施工段统计
- 土建建模
- 参照
- 模型线
- 参照平面
- 柱
- 绘制柱
- 绘制约束边缘非阴影区
- 自定义截面柱
- 柱的编辑
- 墙
- 绘制墙
- 墙的编辑
- 梁
- 绘制梁
- 自定义截面梁
- 梁加腋
- 梁的编辑
- 梁支座的编辑
- 梁的属性
- 楼板
- 绘制楼板
- 自动识别楼板
- 板受力筋与负筋
- 屋顶
- 挑檐
- 绘制挑檐
- 自定义截面挑檐
- 楼梯
- 组合楼梯
- 装配式/整体浇筑楼梯
- 双跑楼梯
- 坡道
- 栏杆扶手
- 绘制
- 楼梯/组合楼梯放置栏杆扶手
- 栏杆扶手的编辑
- 门
- 窗
- 洞
- 墙洞
- 板洞
- 基础梁
- 条形基础
- 绘制条形基础
- 自定义截面条形基础
- 独立基础
- 放置独立基础
- 自定义独立基础
- 筏板基础
- 绘制筏板基础
- 坡道筏板
- 筏板主筋与负筋
- 筏板变截面
- 取消变截面
- 桩基承台
- 其他基础
- 集水坑
- 垫层(点式)
- 垫层(线式)
- 垫层(面式)
- 自动布置垫层
- 砖胎模
- 后浇带
- 绘制后浇带
- 分割后浇带
- 更多构件
- 点式构件
- 线式构件
- 自定义点式构件
- 自定义截面线式构件
- 轮廓线创建幕墙
- 迹线创建幕墙
- 柱帽/柱墩/台阶
- 压顶/散水/地沟
- 自定义截面地沟
- 构件载入
- 公共构件
- 本地载入
- 墙梁连接
- 一键处理
- 圈梁处理
- 地形场地
- 定位设置
- 地形创建
- 绘制高程点
- 导入高程点
- 拾取CAD等高线
- 设置±0高程
- 编辑地形
- 土方开挖
- 土方回填
- 平整场地
- 水域
- 面域
- 线性道路
- 基坑支护
- 围护桩
- 支撑柱
- 支撑梁
- 施工场布
- 常用构件
- 拟建建筑
- 塔吊
- 塔吊绘制
- 塔吊附墙件
- 塔吊基础
- 塔吊标记
- 围墙
- 大门
- 施工板房
- 外脚手架
- 环境
- 其他施工设施
- 洞口防护
- 临边防护
- 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防护
- 外挂架
- 贴图
- 放置贴图
- 导入贴图
- 管理贴图
- 场布助手
- 场布功能区
- 查看场布功能区面积
- 修改场布功能区类型
- 堆场及加工场
- 设备库
- 条件过滤
- 编辑设备表
- 导入设备表
- 塔吊试排规则
- 塔吊平面试排
- 导出平面试排报告
- 塔吊高度试算
- 群塔高度试算规则参数说明
- 导出塔吊安装高度统计表
- 场布规则检查
- 修改场布检查规则参数
- 查看并导出报告
- 二次结构
- 二次结构
- 构造柱
- 砌体墙
- 其他二次结构
- 砌体排布
- 排布设置参数详解
- 砌体出图
- 砌体出量
- 二次结构出量
- 平面编号
- 编辑砌体
- 构件的钢筋设置
- 柱
- 柱截面编辑
- 柱的设置详解
- 梁
- 生成支座
- 平法原位标注
- 框架梁的设置详解
- 非框架梁的设置详解
- 墙
- 墙的设置详解
- 板
- 板的设置详解
- 基础梁
- 基础主梁/承台梁的设置详解
- 基础次梁的设置详解
- 基础
- 基础的设置详解
- 钢筋深化
- 显示钢筋
- 隐藏钢筋
- 精细程度
- 计算设置
- 楼层设置
- 计算设置
- 比重设置
- 弯钩设置
- 弯曲设置
- 模数设置
- 搭接设置
- 施工段钢筋设置
- 钢筋汇总计算
- 钢筋汇总计算
- 汇总选中图元
- 钢筋刷新施工段归属
- 钢筋统计
- 设置报表范围
- 导出
- 打印
- 钢筋编辑
- 钢筋视图
- 载入翻样和打开翻样
- 载入翻样
- 打开翻样
- 返回BIMMAKE
- 翻样设计
- 翻样版更新说明
- 翻样版下载安装
- 翻样设计快速入门
- 快速进入翻样设计
- 导入GTJ进入翻样设计
- 排布图输出
- 报表输出
- 名词解释
- 工程设置
- 1.工程信息
- 2.楼层设置
- 3.比重设置
- 4.施工段甩筋设置
- 翻样CAD识别
- 柱
- 柱识别
- 通用
- 1.柱排布图
- 2.柱平面纵筋数据
- 输出
- 1.写料牌
- 2.写定位图
- 3.写排布图
- 自动
- 1.自动标记
- 2.取消标记
- 3.重置标记
- 手动
- 1.自动连通
- 2.本层封顶
- 3.本层插筋
- 4.手动连通
- 5.手动强连
- 6.连通的分类
- 取消
- 1.取消封顶
- 2.取消插筋
- 3.取消连通
- 插筋锚固
- 1.插筋纵筋锚固
- 2.取消插筋纵筋锚固
- 高低桩
- 1.上层高低桩转换
- 2.本层高低桩转换
- 3.取消高低桩复制标记
- 计算
- 露出长度
- 纵筋计算
- 箍筋计算
- 其他
- 1.柱编号和柱编号复制
- 2.本层和上层、本层和下层
-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
-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属性
- 写料牌
- 梁
- 梁识别
- 梁编号
- 梁校核功能
- 1.同名称梁原位标注校核
- 梁排布图功能
- 1.梁排布图---钢筋线连接和打断
- 2.梁排布图---直弯锚转换
- 3.梁排布图---端头伸缩
- 4.梁排布图---设置弯折
- 5.梁排布图---钢筋线端头右键功能
- 6.梁排布图---重算、反算
- 7.梁排布图---局部重算和局部反算
- 8.梁排布图---钢筋线移动
- 9.梁排布图---钢筋线重排
- 10.梁排布图---绘制辅助线
- 11.梁排布图---测量标注
- 12.梁排布图---钢筋范围线拖动
- 梁排布图输出
- 1.梁写排布图
- 2.梁写定位图
- 板
- 编号
- 1.板编号
- 2.负筋编号
- 板翻样化处理
- 1.底筋
- 2.分布筋
- 3.负筋
- 4.面筋
- 5.温度筋和其他
- 板排布图显示
- 1.板排布图显示交互
- 2.排布图显示
- 3.移动钢筋和参数
- 板写排布图
- 墙
- 墙编号
- 墙排布图编辑
- 墙写排布图
- 墙露出长度
- 楼梯
- 挑檐(墙身大样)
- 挑檐创建
- 视图
- 1.视图
- 1.动态观察
- 2.二维/三维
- 3.三维视图(俯视/仰视/左视...)
- 4.实体/线框/边面
- 2.操作
- 1.平移
- 2.屏幕旋转
- 3.显示选中图元
- 4.局部三维
- 3.用户界面
- 1.显示设置
- 2.用户面板
- 汇总计算
- 汇总计算所有图元
- 钢筋三维
- 编辑钢筋
- 刷新施工段归属
- 报表
- 1.公共功能
- 1.设置报表范围
- 2.导出 Excel
- 3.打印预览
- 4.打印报表
- 5.钢筋类型应用
- 2.报表模板
- 1.钢筋配料单
- 2.钢筋配料单封皮
- 3.钢筋统计表
- 4.钢筋统计表封皮
- 5.楼层构件类型级别直径汇总表
- 6.楼层构件类型接头形式汇总表
- 教学视频指引文档
- 柱操作视频指引文档
- 梁操作视频指引文档
- 板操作视频指引文档
- 跟着BIMMAKE学图集
- 配模设计
- 配模参数设置
- 模板材料
- 布置参数
- 模板加工
- 其他
- 木模板配模
- 整层配模
- 区域配模
- 清除模板
- 木模板施工图
- 墙柱配模图
- 梁配模图
- 板配模图
- 区域配模图
- 模板工程量统计
- 整层统计
- 选择构件统计
- 整栋统计
- 结构数据统计
- 结构构建数量统计
- 查看单构件
- 模板接触面积/体积
- 施工算量
- 计算规则
- 模型检查
- 汇总计算
- 查看报表
- 查看计算式
- 授权申请
- 一键上云
- 可视化渲染
- 在FalconV插件中渲染预览
- FalconV 预览方法
- FalconV 刷新与同步
- 导出效果图
- 创建场景
- 图片渲染设置
- 导出图片
- 导出全景图
- 导出渲染动画
- 创建关键帧动画
- 动画渲染设置
- 导出动画
- 漫游控制
- 光照设置
- BIMMAKE中的天空、阴影和时间
- FalconV渲染时的光照与时间
- 族设计
- 界面概览
- 视图视窗
- 管理工具
- 族格式转换
- 族的定义
- 创建对象
- 约束与参数
- 修改
- 非参数化族创建案例_凉亭族
- 注释
- 文字
- 二维线
- 填充
- 对齐标注、线性标注
- 角度标注
- 标高标注、高程标注
- 坐标标注
- 引出标注、坡度标注
- 指北针
- 柱、墙、梁定位
- 柱、墙、梁、板、塔吊标记
- 视图
- 视图对象样式
- 视图创建
- 图纸创建
- 工程量/明细表
- 抢先体验
- 常见问题
- 软件安装问题
- 显卡设置方法
- 安装时进度条卡住,无法继续安装怎么办?
- 软件出现崩溃怎么办?
- 打开材质库后所有材质图片显示不出来?
- 怎样设置显卡?
- 安装BIMMAKE1.6弹窗,必须安装.NET
- 软件安装有问题,怎样检测安装包是否完整?
- 软件启动时遇到无法定位程序输入点怎么解决?
- 软件启动时遇到“计算机丢失GcmpAddin.dll”怎么解决?
- ERROR:创建目录”C:\Users\Public\Documents\GrandSoft\GFY4BIMMAKE"失败
- 安装错误,错误码是5的问题,怎么解决?
- 检测到云材质库安装失败
- 应该安装什么版本的BIMMAKE?
- BIMMAKE的钢筋模块可以做什么?
- 软件登录问题
- 与授权服务通讯出错
- 未检测到加密锁驱动
- 没有可以办理的活动
- 在手机热点和家庭宽带的网络环境下,登录BIMMAKE时间很长,而且没有提示
- 网络出错,无法登录
- 有产品但产品已过期,授权错误码:0
- 用户界面问题
- 新界面介绍
- 视图范围、所属楼层如何理解?
- BIMMAKE如何浏览当前楼层的三维视图?
- 导入导出问题
- BIMMAKE支持哪些格式的导入导出?
- CAD常见问题
- 导入图纸提示版本过高如何处理?
- 导入图纸提示图纸范围过大如何处理?
- 导入的CAD图纸如何调整比例?
- GTJ常见问题
- GTJ模型如何导入BIMMAKE?
- 请问把两个GTJ文件导入BIMMAKE之后怎么样对齐轴线?
- Revit常见问题
- Revit文件如何导入BIMMAKE?
- Revit中的BIMMAKE插件问题
- 我的Revit没有相关的插件怎么办?
- 导入Revit出现某类构件整体缺失
- BIMMAKE的弧梁进入Revit之后,与其他梁断开连接
- BIMMAKE里面钢筋 可以导入Revit吗?
- Revit中导入BIMMAKE提示input template filename doesn't exsit?
- 导入revit时一系列弹窗均如何处理?
- Revit格式转换支持哪些版本?
- 如何进行revit项目文件降级?
- 如何将GTJ文件分层导入至revit?
- GQI模型如何导入BIMMAKE?
- GTJ钢筋模型怎样导入/导出BIMMAKE?
- 云翻样建模软件钢筋导入BIMMAKE
- 场布画的模型 怎么倒入到BIMMAKE?
- GTJ不能导出IGMS格式的文件怎么处理?
- BIMMAKE导出IGMS或上传BIMFACE时出现IGMS控件未注册/导出成功0实例
- 导入SKP构件的常见问题
- BIMMAKE模型可以导入lumion渲染吗?
- BIMMAKE怎样批量导出族文件?
- win7导出xml报错:无法定位程序输入点AddDllDirectory于动态链接库KERNEL32.dll
- CAD识别问题
- 怎样将已提取的图层还原到原始图层?
- CAD识别到一半后保存了,怎么找到过程模型继续进行识别?
- 识别的构件错了,想重新识别怎么办?
- CAD识别时,无法选中某类构件怎么办?
- 分割的图纸怎么导出来?
- CAD识别导入的图纸上没有钢筋符号能识别吗?
- 承台/独立基础厚度识别的不对,怎样修改?
- 【CAD识别】我柱子识别,出现图元与尺寸不符
- 土建建模问题
- 如何创起点终点高度不一样的变截面墙?
- 自定义的门窗如何创建?
- 一键处理中被删除的构件还能还原吗?
- 两个BIMMAKE文件怎么合并到一起呢?
- 模型材质丢失如何处理?
- 可以绘制带坡度的筏板吗?
- BIMMAKE幕墙如何创建?
- 绘制构件时提示“族更新错误”
- 项目中绘制不出构件
- 异形墙如何创建?
- 屋顶如何创建?
- 如何定位出图?
- 有没有办法可以分楼层分构件统计工程量啊?
- 建模很卡怎么办?
- 哎呀!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尝试重启程序以解决此问题!
- 筏板变截面如何处理?
- 怎样在绘制板洞的时候输入长宽数据?
- 1.6版本多级矩形独立基础怎么画?
- 标准层复制,粘贴到标高怎么操作?
- 从哪里设置才能显示当前楼的三维效果?
- 为什么平面视图中还是看不到模型,三维可以看到?
- 地形场地问题
- 施工场布问题
- 土方开挖不能出体积吗?
- 请问用场布软件生成的文件能否导入到BIMMAKE里
- 有没有什么网站可以下载三维场布的族啊
- 场布模型能导入lumion吗?
- 卸料平台怎么放不到外架上,一直在下面?
- BIMMAAKE可以画悬挑脚手架吗?
- 链接项目构件材质丢失怎么办?
- 场布助手问题
- 如何释放塔吊平面试排,所需的windows端口?
- 如何进行塔吊试排?
- 如何导出塔吊平面试排报告?
- 如何进行塔吊高度试算?
- 二次结构问题
- 如何给砌体排砖并出量?
- 腰梁排布出来的会扣减砌块,可以手动设置固定高度布置腰梁吗?
- 砌体如何删除?我想重新布置
- 构造柱可以布置马牙槎吗?
- 编辑砌体,修改一块砖后,其他砖不能联动更新?
- 顶部可以不用斜塞砖吗?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充
- 斜砌下一层小砖无法设置调到最底部去?底部只能做3层小砖?如果想设置4层小砖无法设置?
- 其他砌体排布常见问题
- 钢筋深化问题
- GTJ导出的IGMS为什么没有钢筋?
- 导入钢筋模型提示钢筋数量过多?
- 导入GTJ文件不能导入,提示大于1km,gfc可以导入
- 翻样设计问题
- 怎样获得翻样中所有功能授权?
- 通用软件问题
- 多单体的工程导入之后如何分开出量
- 新建项目加载62%不动
- 功能什么时候可以完善?
- 功能没有授权,请授权后在回来使用
- BIMMAKE是一定要联网才能使用么?
- 提示钢筋模块被占用怎么办?
- GFY4的文件如何打开
- 写排布图为什么不显示钢筋?
- 软件安装不上怎么办?
- BIMMAKE打开钢筋翻样设计出现,“工程文件格式非法”
- 识别柱卡住不动了
- 料单封皮怎样插入图片?
- 构件功能问题
- 柱问题
- 我的柱子内箍筋怎么计算的不对?
- 墙上生柱下锚长度如何设置?
- 翻样-柱基础中的定位箍筋需要两套怎么处理?
- 柱为什么不计算弯折锚固?
- 基础层的柱如何处理
- 为什么插筋锚固选择柱钢筋的时候选不中?
- 基础层要不要建柱子?
- 写柱定位图怎样把“默认”字样取消显示?
- 墙问题
- 转角墙外侧钢筋,希望能够连通,如何设置?
- 剪力墙水平筋代替端柱箍筋,节点不生效
- 遇到墙水平筋代替箍筋,如何处理 ?
- BIMMAKE钢筋翻样中怎样调整剪力墙方向?
- 梁问题
- 梁总计的锚固值怎么长了?
- 提示梁跨未提取怎么办
- 非框架梁的弯折段长度计算错误?
- 翻样-梁箍筋加密区怎么输入?
- 梁端头的保护层在那里设置?
- 怎么画加腋梁/梁加腋?
- 镜像过来的梁如何快速调整支座?
- 板/筏板问题
- 升降板的节点设置为什么不起作用?
- 板钢筋弯折的计算的优先级
- 为啥我汇总计算完了,板排布图看不到钢筋?
- 筏板底筋、面筋进入基础的锚固形式、长度在哪里设置
- 楼板图元钢筋工程量计算错误
- 为什么板的计算设置里面负筋起算位置改成了支座边线,计算出来还是按中线?
- 板加掖如何布置呢?
- 怎样显示分布筋的钢三维呢?
- 板和筏板的排布图可分 (底筋x向 底筋y向 面筋x向 面筋y向 基坑)导出吗?
- 其他构件问题
- 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入水平分布筋怎么操作?
- 柱墩上保护层在哪能单独设置不?
- 配模设计问题
- 表格组件安装失败\无法导出排砖\模板工程量文件
- BIMMAKE配模的模板面积、BIMMAKE配模模块的模板接触面积,这几个数不一样。是为什么?
- 可视化渲染问题
- 渲染设置无法选择falcon渲染引擎怎么办?
- Falcon安装后,无法使用falcon导出图片,怎么办?
- FalconV中看不到任何模型怎么办?
- FalconV渲染速度太慢了怎么办?
- FalconV中材质部分丢失怎么办?
- Falconv安装不成功怎么办?
- 族创建问题
- 构件邬载入的skp族怎么更改尺寸?
- 再次约束的时候,提示约束已存在,但是看不到约束怎么办?
- 想要看BIMMAKE族约束相关的视频
- 如何批量添加族参数?
- 如何给族添加材质?
- 构件查找问题
- 其他常见问题
- 绘制构件,程序无响应,闪退
- 项目崩溃恢复后不能绘制某种构件
- BIMMAKE无法新建项目怎么办
- BIMMAKE缓存文件清理工具
- 如何升级显卡驱动?
- 找不到备份文件
- BIMmake登陆账号完善信息后,提示登陆成功,但剩余天数提示已到期如何处理?
- 相关下载链接